●只见发票存根上写着:邓小平等2人,交来伙食费064元,粮票6两。
●邓小平说: 你们在这里辛苦。过去毛主席在这里干革命穷,现在还是穷,以后会好的。
●邓小平说: 农业机械化是个方向,你们还要研究农业机械化。
● 赣中之行邓小平走访清江樟树镇
1972年11月12日,这是初冬的一个星期天,天气显得很晴朗。天刚蒙蒙亮时,一辆灰色的 伏尔加车驶出原福州军区南昌步兵学校的大院,就奔驰在赣中大地上。
车上坐着邓小平。邓小平此行是经过中央批准的,他是要到井冈山、赣南、景德镇等地进行社会调查。这是邓小平被下放三年多来,第一次外出参观,因此,他显得精神特别饱满。
那还是在1969年10月18日,因为战备的原因,一大批老干部被 疏散出北京。
原来,邓小平住在中南海自己的住处。10月20日,邓小平偕夫人卓琳到达南昌。
几天后,邓小平被 安排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邓小平由一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改行当了一位已过退休年龄的老钳工。
在邓小平出行的前几天,江西省委负责人黄知真来到望城岗,传达了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
安排邓小平去井冈山等地参观,并顺便到泰和县考察农业机械化。
邓小平欣然同意这一安排。
1972年11月12日上午,邓小平乘车途经素有 药都之称的江西清江县樟树镇,参观江西盐矿和四特酒厂,实地了解工业生产的真实状况。
在10时左右,轿车驶进清江县招待所的小院内。
车门打开,第二辆车上下来的是穿着淡色中山装的邓小平和夫人卓琳。
走进二楼接待室后,邓小平选了个朝东的位置落座。
负责接待邓小平的是清江县委管生产的副书记陈祉川。
陈祉川向邓小平介绍县里情况时,只具体说了些工农业生产上的事。
陈祉川的心意,很快为睿智的邓小平所理解,他莞尔一笑,静静地注视着陈祉川。
听到偌大的清江县当年工业产值仅有2600多万元,邓小平眉头微微一蹩,轻叹一声,意味深长地对陈祉川说: 看来,你们县的潜力还大得很啰!
简单谈完县里的情况,陈祉川随即陪邓小平去参观县城南郊的江西盐矿。
在盐矿,邓小平受到了出乎意料的欢迎。
这天,恰好是星期日,矿里五六百名轮休的职工,从清晨起,自动汇聚在通往矿办公楼的十分洁净的道路两边,等候着邓小平的到来。
原来,在头天傍晚,矿党委书记齐志亭、矿长王海清,接到省里关于邓小平第二天要来盐矿看看的电话通知后,这两位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在兴奋之下,居然忘了上面有关保密的指示,就马上将邓小平来矿的喜讯,告诉了矿里的职工。而且,他们还亲自拿起扫帚,带领大家,奋战了半夜,把整个矿区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12日11时许,邓小平来了。
当看见矿里这么多人来迎接他,邓小平深为感动。他赶紧下车,向簇拥在他周围的神情激动的男女老少们,他举着双手,不断与大家打招呼,不断与大家点头,微笑,并亲切地说: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邓小平先后观看了江西盐矿的卤水库、平锅熬盐、盐仓和真空制盐车间。
江西盐矿建矿于1970年,条件十分简陋,邓小平看到矿上工人在简易工棚中,挥汗如雨,艰苦劳作,努力生产的感人场面,禁不住上前紧握着一双双工人的手,动情地说:
你们的精神太值得学习!
大家现在的工作很辛苦,以后实现了机械化,就好了!
江西过去缺盐,红军在井冈山时,就没有盐吃。
如今有盐了,老表有盐吃了,这非常好!
邓小平离开江西盐矿时,齐志亭代表全矿职工,送给他数小包精制食盐。
礼轻情意重。邓小平心头立即感到一股暖流,他郑重地收下了这份凝聚着全体江西盐矿工人特殊情意的珍贵礼物。
从盐矿回到县招待所后,邓小平的心情比刚来时好了许多。
在午饭前,在招待所接待室里,陈祉川问邓小平喝点什么酒。
望着眼前这名质朴的基层干部,当时很少喝酒的邓小平,立即朗声笑道: 到了樟树,当然是喝你们自己的四特!
于是,两瓶冰清玉洁的四特酒摆上了桌面。
席上的话题,主要是谈四特酒。
邓小平一边细细地品尝着杯中的四特酒,一边饶有兴趣地向陈祉川等人询问着四特酒的历史渊源、酿造工艺及其特点等等。
在座的人因无一是酿酒内行,均答不完整,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凑着答案。有时都觉得自己的答案正确无误,竟还争执不休起来。
每到这时,邓小平就显示他所独具的宽厚长者的慈祥笑容。
陈祉川望着邓小平喝四特酒时,那有滋有味的神色,就忍不住问: 小平同志,您觉得我们这四特酒的味道怎样?
邓小平端起酒杯,深喝了一口,打着手势,满意地回答: 很好,很合我的口味,名副其实,是酒中佳品!
边喝边谈,边谈边笑。不知不觉间,邓小平已喝下3杯四特酒,卓琳也喝了大半杯。
邓小平喝酒时,只吃一点用面粉裹的油炸小鱼和两三样蔬菜下酒。
邓小平不但自己喝,还多次向陈祉川劝酒。邓小平慈眉笑眼,高兴地说: 这酒好,这四特好,你们年轻人要多喝几杯,多喝几杯!
吃饭过程中,邓小平还提到樟树的药。邓小平说 樟树的药材很有名。30年代,我在苏区时,便听说过‘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这句话,老祖宗传下来的宝物,可不能失传啊!
饭后,邓小平不顾陈祉川等人的再三劝阻,执意按规定交了伙食费和粮票,表现了一位老革命家的廉洁风貌和高尚情怀。
只见当年的发票存根上写着:
邓小平等2人,交来伙食费064元,粮票6两。
这张发票的存根编号是0005776,发票存根的时间是1972年11月12日。
这张弥足珍贵的发票存根,虽已年深月久,但字迹却依然清晰如新。
邓小平多年前的樟树之行,后来却成为了樟树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直到多少年后,人们还津津乐道地谈起邓小平在樟树的故事,依然显得那么亲切和动人,好像又看到了邓小平的音容笑貌。人们就以这种方式惦记着邓小平。邓小平走访吉安宁冈
1972年11月12日下午,邓小平一行到达吉安交际处,下榻在毛泽东在1965年曾经居住过的 一号房。
交际处位于赣江江畔,门口是一条幽静的小街,吉安市名胜之一、南宋淳祐年间建成的 白兔书院便在邻近。
邓小平与井冈山地委的同志在客厅里交谈起来。听到主人那纯正的山西口音,邓小平感到格外亲近,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太行山区。
邓小平询问遂川、万安、泰和等县,各有多少人口及其他乡情。
邓小平回忆起宛希先烈士,建国后第一任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和他在二野时的老部下张国华将军。邓小平不时地表露出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
地委负责人向邓小平介绍当地的情况,邓小平听着、思索着,感慨地说: 好多年没有出来了,这次出来什么都新鲜。
当听到林彪企图篡改井冈山的历史时,邓小平两眼凝视着客厅门外的两棵大枫树,平静地说: 这是不可能的,历史还是历史,历史不能篡改。
当晚,在吉安交际处一号房的灯光,直到深夜还未熄灭。
11月13日上午,邓小平来到永新县三湾村。
在枫树坪,三湾的群众惊讶地看着正在参观的这位宾客身穿灰色中山装,脚穿一双旧黑皮鞋,身材不高,却很精神,偶尔流露出四川口音。
三湾的群众们越看越觉得面熟。
邓小平来三湾了。
昨天通知要来参观的原来是邓小平。
人们奔走相告,从家中,从地头,群众们自发地聚集到三湾招待所的大门附近。用期望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几年来已销声匿迹的邓小平。
邓小平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纯厚朴实的 老表们。
虽然此时还是初冬时节,但在山区就相当冷了。可是这里的群众们仅仅穿着一条单裤,衣衫褴褛,而且大部分是自织的土布。
在望城岗工作时,邓小平从平日与拖拉机配件厂的工友们交往中,已经了解到老区的条件仍很艰苦,那里的群众生活仍很贫困。
今天,自己亲眼见到这些艰难的境况,邓小平的眼眶湿润了。他对曾经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区人民,至今还这样穷,这样苦,他心里感到十分地难过,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邓小平的心头。
伏尔加车在永新至宁冈的公路上奔驰。
邓小平坐在车里,吸着烟,默默无语地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夹杂着小雨,使人感到格外地压抑。
邓小平深深地吸了一口即将燃尽的香烟,摇下车窗,把烟蒂扔出窗外,一阵冷风带着新鲜的空气,进入车内。
邓小平看到沿途的村庄,处处仍是当年的土屋,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更添一层陈旧。
在宁冈县茅坪,邓小平参观了湘赣边 一大会议、八角楼等旧址旧居。这些旧址旧居,分布在与三湾相似的穷困的村庄中。
在参观毛泽东旧居后,邓小平说: 当时蛮艰苦,革命真不容易。
邓小平看到在农舍的墙上,还保存着革命标语。宁冈县的干部忙向邓小平介绍茅坪有多少人家,有多少旧址旧居,这些革命标语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老表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卓琳突然问了一句。
宁冈县的干部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回答才好,他们早已知道邓小平的认真是出了名的,也不愿对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说违心的话。
邓小平看到当地干部有难言之隐,于是平静地说: 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
邓小平还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们的党是好的,是有希望的;我们的人民是好的,是有希望的;我们的国家是好的,是有希望的。
在临上车时,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对宁冈县的干部说:
你们在这里辛苦。过去毛主席在这里干革命穷,现在还是穷,以后会好的。
望着盘山公路上远去的小轿车,宁冈县的干部们久久地站在原地,心里回味着邓小平说的话:
以后会好的。邓小平初访井冈山
1972年11月14日,邓小平来到黄洋界。
邓小平站在黄洋界,眺望远方。井冈山那气势磅礡的云瀑壮观、雄伟,一会儿似铺天盖地的大潮,一会儿似涓涓的细流,变幻莫测,千姿百态。
井冈山,革命的摇篮。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谭震林、黄克诚、谭政、膝代远、何长工、萧克、宋任穷、陈正人等等,诸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功臣、邓小平的老战友,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到井冈山是邓小平多年的夙愿。
早在1931年2月,邓小平率红七军转战粤桂,进入江西,到达距井冈山百余公里的崇义县,这里已是湘赣根据地的外围地带。
因江西的敌情尚不严重,邓小平告别红七军的战友,转道赴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于是与井冈山失之交臂。
此后,邓小平又在中央苏区工作,却未能上井冈山。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到过江西,但因公务繁忙,仍未了却上井冈山的心愿。今天,他总算如愿以偿了。
邓小平忘情于这个初访的浮想中。
首长,这碑文上毛主席的手迹《西江月·井冈山》,不是主席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写的,而是郭老来井冈山后,在武汉东湖请毛主席手书,立碑时按主席手迹临摹的。
讲解员的话,打断了邓小平的思绪。
哦。邓小平将目光转向纪念碑。
在八面山,井冈山党委书记程世茂和几个井冈山外事办的年轻人,簇拥着邓小平爬坡。
一位细心的工作人员看到邓小平的腿有些不便,于是就砍了一根小竹棍给他。
邓小平高兴地接过竹棍,敲敲腿,风趣地对大家说:
我这一身零件除了这条腿,其他都是好的。
在去双马石的小路上,一位年轻人听说邓小平是第一次上井冈山,便在路旁拔了一棵桔梗,介绍说: 红军当年在井冈山就是吃这个。
邓小平接过这棵桔梗,递到鼻子前闻了一会儿。仿佛想起了过草地的情景。大草地的野草是无边无际,下面黑水弥漫,渺无人烟,气候变化无常。
许多红军战士倒下了,他们死于饥饿,死于疾病,死于误食读草,死于沼泽之中。
邓小平追溯往事,严肃地说: 是的,这种草全国都有,红军长征时也是吃这个。有些麻口,这个既可以充饥,又可以解渴。
年轻人都用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革命前辈,有的还情不自禁地把桔梗放进嘴里细嚼,品味着其中的甘苦。
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桐木岭;大小井、黄地、茨坪;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工艺美术厂;井冈山的许多历史遗迹和景点,均留下了邓小平的足印。
井冈山的群众得知邓小平来了,都十分地兴奋,想方设法要见见他。
井冈山地委也尽可能地为邓小平在山上的活动提供方便,在参观、食宿方面做了认真地安排。
池龙是泰和籍的老红军,1972年秋,池龙回到故乡。
邓小平视察时,池龙当时正住在泰和县院内的小客房里。
在11月17日这一天,池龙以军人特有的敏锐,感觉到今天来的住在小客房另一端的客人,决不是一般的人物,因为当晚泰和县保卫部,派出了两层岗哨。
这个大人物究竟是谁呢?池龙揣测着,他几乎开心玩具未眠。
18日的清早,池龙急匆匆地找到县委书记刘步山打听邓小平前来的事。
当得知是邓小平后,池龙激动地对刘步山说: 我要见他,我熟悉他。
刘步山也是一位老同志,他很理解池龙当时那急切的心情。
刘步山先与卓琳商议了一会儿,随后又设法说服随行人员。而后,刘步山告诉邓小平: 首长,有一位老同志想要见你。
邓小平一听,很爽快地说: 好!来,来,来。
池龙一见到邓小平,就十分地激动。他立正敬礼后,上前紧紧地握住邓小平的双手,大声而亲切地说: 首长,我是红一方面军的,在长征时经常看到你,当时我是通信兵。
邓小平仔细地端详着池龙, 哦,记起来了,是有这样一位小伙子。
两人坐下来回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往事。刘步山也一声不吭地端起一把椅子,在门口坐下,不让别人来打断他们的谈话。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两个多小时,邓小平和池龙还在交谈。
当池龙悲愤地诉说他所受到的痛苦折磨后,邓小平冷静地对他说: 要他正确对待个人遭遇,不要纠缠于个人的恩怨,要振作精神,把眼光看远点。
老首长
池龙被邓小平广阔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所感动,这位从枪林弹雨中闯出来的汉子流泪了。
考察农业机械化,是周恩来交给邓小平此行的任务之一。
邓小平深知周总理忍辱负重,昼夜操劳,真是鞠躬尽瘁。邓小平希望能为这位多年的战友加兄长,分担一点儿忧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1月17日,邓小平利用这次初访井冈山之便,来到泰和县。当时,全国农业机械化南方片现场会,在泰和刚刚结束。
邓小平首先到泰和县拖拉机厂,与厂里的干部交谈,询问小型拖拉机的生产情况。
木模、翻砂、刨、钳、金工、装配等一个个车间、一道道工序,邓小平都仔细地看了一遍。
随后,邓小平又去泰和县上田,观看农用水田插秧机操作表演。
连日来,邓小平在吉安地区走了几个县,十分劳累。可他不顾疲乏,踩着泥泞的乡间小道,特意走上田埂,就近看插秧机表演。
邓小平一边观看一边说: 插秧机这个问题,世界都没有解决,连日本都没有解决好,关键的问题是分秧不均。
回到招待所后,刘步山询问邓小平看了农田插秧机操作后,有什么意见。
邓小平说: 农业机械化是个方向,你们还要研究农业机械化。
当听说扩大规模难时,邓小平又说: 一件事总是由难到易。
在泰和了解农业机械化的问题之后,邓小平又决定再到农村去看看。像从前那样,他要和普通农民、农村基层干部摆摆 龙门阵。
11月19日清晨,邓小平乘车离开泰和县城,直奔吉安市禾埠公社军民大队。
在禾埠,市、社负责人问: 首长,你想了解什么?
主要看看农业。邓小平简练地回答。
小会议室里,邓小平饶有兴趣地听着市、社、大队的介绍,当听到军民大队军民二队的粮食亩产是780斤,副业有养猪和做粉丝,邓小平用称赞的口气说: 这个小队不错,副业搞得不错,农业也不错。
听完介绍后,邓小平又提议到田里、养猪场去看看。
邓小平在市、社负责人的陪同下,步行1公里,来到军民村。
邓小平径直走到村旁尚未收割的稻田旁,拈起稻穗仔细看看,点点头。
在大队猪场,邓小平问饲养员: 有多少头猪?
饲养员回答说共有109头。
邓小平不顾气味重,一个栏一个栏、一头猪一头猪地数着过去。邓小平的认真劲又 倔了起来。
怎么差了9头?邓小平发现只有100头。
饲养员连忙说: 有1头母猪带着8头小猪在晒场上玩呢。
听到饲养员这样解释,邓小平满意地笑了起来。
当地干部看到邓小平非常高兴,在临走时,向邓小平提出: 首长,以后请再来。
有机会再来。邓小平摇了摇手,告别了闻讯而来的群众,乘车而去。
1972年11月,邓小平历时一周的时间,先后走访了吉安、永新、宁冈、井冈山、泰和等县市,走访了他曾经十分熟悉的地方,他感到非常地动情,引起了他多少往事的回想。
不久,邓小平又去了赣南、景德镇等地。
在江西老根据地这块革命的热土上,老表们对邓小平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人们口口相传,很快地流传开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邓小平又出来了
人们急切地盼望着,期待着这一消息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