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阁的苏九子,左手葡萄酒,右手楚月牙,比起林霜和颜青的忧虑,堪称轻松自在,那桩永乐门外的刺杀,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此刻,苏九子脑中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望湖。
这一次望湖赴任,对苏九子而言,除了苏家内宅有点不和谐的声音,整体很有众望所归的意思,和当年去江陵的糟糕待遇和焦虑心情,可以说是天上地下截然不同。
当年苏九子去江陵,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女人。
第一个是苏老头子的正妻李氏。
李氏在苏家也是传奇人物,她比苏老头子大三岁,正是“女大三抱金砖”的标杆,当年苏老头子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打铁匠的时候,李氏的父亲就对他青眼有加,说“苏家儿生得天圆地方,有黄帝之相,今后必成大器”,于是力排众议把独生女李氏嫁给了年轻贫穷的苏家祥,且带去了丰厚的陪嫁。苏家祥就这样靠着岳父老泰山的举荐和那颇为丰厚的嫁妆入了行伍,而后果然步步高升,一路从班长做到排长做到连长,最后成了号令一方的大军阀。
苏老头子的人生登顶之路,头号大功臣就是李氏父女,所以他发迹以后虽然娶了众多的鲜嫩姨太太,但李氏当家大夫人的尊贵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苏家的很多大事,苏老头子也都会征询李氏的意见。
李氏有个独子苏成杰,也是老苏家尊贵的长孙嫡子,按理说前途不可限量,但苏成杰却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四书五经从来不看,文才武功一件不行,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欺男霸女更是一绝。
苏老头子内心知道这个长子恐怕成不了气候,但鉴于李氏和岳父的缘故,加上苏成杰从小就承欢膝前,感情相比其他儿子确实更深,也就不得不对这个不成器的长子照顾三分。为了培养苏成杰,还特地在军中为他谋了个督军的职务,但苏成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非但没有做出一点成绩,还留下了不少的笑柄。
第二个是苏老头子的三姨太熊氏。
三姨太熊氏虽然比不上正妻李氏的名分尊贵地位殊荣,但在苏家大宅,她的地位大概也仅次于李氏一人,苏老头子对熊氏也是二十年如一日的青眼有加。
熊氏娘家兄弟一共七个,个个都是年轻时就跟着苏老头子出来打江山,一路打过来死了大半,剩下的三个在军中有资历有影响,全都是苏老头子的股肱重臣。
熊氏最大的缺憾是一生未育,领养了一个同宗的女孩,比苏九子整整小十岁,叫苏成玉,苏成玉虽然不是苏老头子亲生的孩子,但从小聪明伶俐,十分乖巧,在一个比一个更不成器的苏家孩子里,倒是颇得苏老头子的欢心。
因缘际会之中,大太太李氏、三姨太熊氏共同促成了苏九子的江陵之行。
当时驻防江陵的沈连成,是苏老头子的拜把子兄弟,也是李氏的远房堂兄,沈连成突然暴病而亡,江陵的形势立刻变得错综复杂。
江陵是江南地区的西南门户和屏障,战略地位突出,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对江陵虎视眈眈想伺机而动的大有人在,张宗行、段大龙、杨其森,论资历论名气,这几个老军阀都和苏老头子同期出道,论实力论版图,多年来各自混战过多次,枪杆子里出结果,不相上下各有千秋。
这是外患。
当时,苏老头子军中能问鼎沈连成之位的主要有两人,一个是沈连成的堂兄沈连河,另一个是三姨太的亲弟弟熊豫。沈连河和熊豫、大夫人李氏和三姨太熊氏,为了驻防江陵之任,两路人马明争暗斗,各显神通,搅得江陵城内风起云涌。
这是内忧。
内忧外患的江陵城,既是人人都想咬一口的大蛋糕,也是人人都有所顾忌的热山芋,苏老头子固然是能说了算的老大,可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他也是挠破了头想白了发,总算想出了一个既能过渡局势又能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主意,那就是派唯一还算靠谱的亲儿子苏九子去江陵驻防。
在过往的年头里,苏九子和十五姨太因为地位不突出小透明,既不曾入大太太李氏一方的眼,也不曾和三姨太熊氏有甚纠葛,苏九子算得上是无足轻重的第三方,这样一来,无论是李氏还是熊氏,沈连河还是熊豫,都不能怪苏老头子偏心。此其一。
其二,苏九子好歹总是苏老头子的亲生儿子,正宗的苏家血脉,虽然沈连河、熊豫都不甘心,但打狗还看主人面,打儿子就越发了,两位失意的军中大佬多少会有所顾忌,不至于让形势发展到不可控。
第三,苏老头子家里实在缺少像样的孩子,矮子里拔长子,苏九子虽然也花天酒地颇有名声,但总算年方十四的时候就很有思想过,跟着苏老头子也见识过何为疆场,无论是从培养儿子的角度还是平衡各方争端的角度,这都是相对最好的选择了。
就这样,既无军功又无资历只是在军中呆过几年的苏九子,懵懵懂懂地被苏老头子一纸文书派任到了江陵接替沈连成驻防,终极目标是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初级目标是全胳膊全腿地活着回家。苏九子当时唯一可以凭仗的大概就是血缘,他是苏老头子二十三个孩子之一,而且是亲生的。
为了苏九子派去江陵这事,十五姨太日哭夜哭,直把两个眼睛哭成了大核桃,一度家里医生不断。
当时几乎众所周知的认识是,苏九子去江陵和沈连河、熊豫他们不一样。
沈连河也好,熊豫也罢,他们都是在军中驰骋了二三十年的老油子,明晃晃的军中大佬,主观上有资格有经验,客观上各有派系和支持力量,但年纪轻轻的苏九子,除了承自苏老头子的血脉和自己屁股后面的一堆浪荡情史,可以说一无所有。
他的母亲十五姨太,虽然心急如焚,但她既无李氏不可撼动的尊荣地位,也没熊氏那么多的亲兄弟可以倚仗,除了情感上的牵绊和慰藉,不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当然,若是苏老头子的孩子只有苏九子一个,那就是独门太子爷,情况又大不相同了。
所以,苏九子远去江陵,最能倚靠的只有他自己,苏老头子不放心儿子身边连一个熟人都没有,门房陈叔打杂的儿子陈永力就是这样荣升成为陈副官。
到江陵的第二个月,苏九子就迎来了人生第一场仗。
对头是段大龙,这一仗规模不大,倒是有点挑衅之意,双方各有折损,但苏九子未在江陵丢一地一屋,还生擒了段大龙一个营长,从此段大龙再未犯过境。
第二仗是和北边的张宗行。张宗行以前大败过苏老头子,还把苏老头子追得几乎无处可逃,所忌惮的唯有沈连成一人,并未将乳臭未干的苏九子放在眼里,结果这一仗应上了骄兵必败四个字,张宗行铩羽而归,苏九子大胜凯旋。
两仗之后,苏九子在江陵初树威望,原本不怎么看得起他的沈连河和熊豫也开始都对他刮目相看。而后苏九子抓住机会,通过整顿军纪、操练新军、出台新策等系列措施,不断巩固了自己在江陵的地位。
几年下来,苏九子以江陵为中心,将战线逐步向北推进,收复了很多当年他爹在张宗行手里失去的地盘。他一路冲锋陷阵,所经大小战役不下百场,所指挥的队伍战斗力愈来愈强,个人在军中的威望也愈来愈高。
期间他也惨败过,败得最惨的一次几乎全部身家一夕之间灰飞烟灭,但总的来说,苏九子败得不多,而且即便是那次绝无仅有的惨败,他也没有就此一蹶不振,死里逃生后,没多久就吸取了经验教训卷土重来。
从当年几乎难以立足到后来的形势一片大好,苏九子个人也经历了一回凤凰涅槃,虽然身上还留有纨绔之气,但杀伐果决的特性也在他骨血中生根发芽,苏九子成为苏家最像苏老头子的人,雷厉风行,强势霸道,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等等。当然,苏九子行好的时候,也是绝对能让人如沐春风的。
按照苏老头子原本的打算,苏九子能稳定江陵局势就是大功告成,不必长留在危险的战场一线。但苏九子却坚持己见留了下来,他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按照他自己的设想,一步步把江陵打造成了他想要的样子。在这之前,无论十五姨太如何软磨硬缠,苏老头子如何旁敲侧击,他都三缄其口,态度坚决,纹丝不动。
直到六个月前,大形势发生变化,两广方文中通令全国统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混战了几十年的大小军阀虽然各怀异心,但迫于从上到下的压力,观望一阵后,不得不先后表态支持,国家名义上实现了统一。
苏九子预测短期内江陵的使命不再是开拓而是守成,于是决定返回沪市。
苏九子选择望湖的原因很简单,负责驻守望湖的高师长年迈昏庸碌碌无为,相比在徐云才励精图治下的福陵,望湖的形势算得上糟糕,苏九子几乎与生俱来的征服浴望和狂妄心理,随着他在江陵取得的成功,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望湖成了他的下一块试验田。
对于苏老头子来说,地盘反正都是老苏家的,儿子虽然多,可成器的少,除了苏九子几乎个个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自己戎马一生浴血拼杀闯下的偌大家业几乎就要后继无人了。既然儿子雄心壮志不减当年,苏老头子当然极力拥护,等一切筹备妥当,亲自带着自己的警卫队,浩浩荡荡地送儿子去望湖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