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了解民生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李沫字数:2686更新时间:23/05/27 23:20:36

  李沫表示要去叶村长家里坐坐,把叶村长吓得够呛,以为自己因为叶陈氏偷羊一案,给县令大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要撤自己的职务了。

  难道想去抄我家,可老夫也没有贪污啊。

  李沫不明白大家为啥这么怕自己,她不知道的是向来都是民怕官,小官怕大官。

  村长也是有工资的,一个月一百文。

  村长家日子过得也很艰难,五间泥砖房,但是相对于大部分的村民来说已经很好了。

  村长媳妇把过年才舍得拿出来的宝贝茶叶拿了出来。

  村民们都没有离开,就在村长家的屋外等着。

  村长媳妇把泡好的茶水端了上来,期待又紧张地看着李沫。

  李沫仿佛没有看到,端起来就直接喝,村长媳妇儿终于松了一口气。

  看来县令大人没有嫌弃咱庄稼人。

  李沫开门见山地问叶村长:“叶村长,村民们平时都靠什么过活?”

  叶村长闻言,苦笑一番之后,又重重地叹了口气:“唉,咱庄稼人,又没有什么手艺,基本上是种水稻,时年好的时候会好一点,收成差的时候除了交税剩下的就很少了,甚至还不够吃。家里男人多的,农闲时会去县里或者省城打短工,”

  大家或许不理解古代农民的收成,风调雨顺的时候最多也就是亩产四百多斤,时年差的时候一两百斤是正常。辛苦劳作却只够交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这个理。

  粮食产量低受几个因素影响:一是古代没有化肥,靠的是动物的粪便。二是没有杂交水稻。三是没有农药。

  由于粮食产量低,人都不够吃,而养的鸡鸭鹅猪都是要吃五谷杂粮,所以养的牲畜就少,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导致的结果就是越发的贫穷。

  李沫后悔当年为什么不去学农业学和经济学,而是去当了一名特种兵,咋整?老天爷,现在穿回去还来得及吗?

  老天爷:这跟我有一铜板的关系?

  叶村长感叹:“还好,大人您来了,废除了苛捐杂税,不然我们老百姓更加没法活了。”

  这说的是实在话,原主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苛捐杂税,所以才导致动用老母亲的嫁妆。

  李沫提议到村里走走。

  此时刚种完第二季水稻,田里的禾苗还没开始返青,也就是还没到施肥的时间,所以田间没什么人。

  叶家村的山不是很高,村民们平时都是上山劈柴当柴火,池塘倒是挺多的,池塘里的莲花已经开始结莲蓬。

  李沫:“村长,这些池塘有主吗?”

  叶村长:“都是公家的,年底的时候会放干水,把莲藕挖出来,把鱼抓了,大家一起分。”

  李沫:“有没有想过把池塘承包给个人呢?村里按年来收租金,租金用于村里修路等公共设施的修建。”

  村长:“没有人愿意承包,鱼又卖不出去,莲藕也没有人要。”

  这个年代莲藕竟然没人要,鱼没人买?

  这是什么情况?

  李沫不解:“鱼这么好吃,怎么会卖不出去?莲藕这么有营养,为什么没有人要?”

  村长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李沫,之后目光转向别处,嘴巴动了动,却不再说话。可能想说,当官的就是这样,哪里了解民间的疾苦。

  宋旻走过来小声说:“大人,你有所不知,这个鱼太腥了,所以大家都不吃,只有买不起肉的人才会吃,莲藕太硬,大家一般只吃莲蓬。”

  李沫:“莲藕你们是怎么吃的?”

  宋旻:“炒着吃。”

  我艹,你们真的是天才。

  原主的家乡是江南鱼米之乡,那鱼那虾啊那螃蟹吃的嘎嘎香,怎么就没人说太腥了不能,难道这就是饮食文化的差异?

  难怪菜市场都没看到有卖鱼的。

  最让李沫气愤的是:竟然看到有村民拿着大捆大捆的黑皮甘蔗喂牛。

  李沫气得直问叶村长:“这甘蔗怎么回事?为什么拿来喂牛?”

  叶村长却理所当然地说:“大人,这是甘蔗?我们不知道,只知道这东西不能吃,吃了会中读身亡的,但是牛吃了没事。”

  跟在后面的那些村民一直在窃窃私语,来觉得这个县令非常不靠谱,这么简单的事情好像都不懂。

  我艹,李沫觉得这个世界已经玄幻了。

  简直是暴殄天物,这么好的东西竟然拿来喂牛,李沫觉得自己已经无话可说了,或许上天派她来就是救苦救难的。

  李沫:“吃了甘蔗中读身亡的人是不是在清明前后吃的。”

  叶村长:“不清楚,是老一辈说不能吃的,我们都没有吃过。”

  李沫:。。。。。。

  现在这个季节不是吃甘蔗的时候,要到冬天,那时候的甘蔗才甜。

  而且由于没人打理,这些甘蔗长的也不高,节与节之间密度很密,就算到了冬天,虽然很甜,但是非常硬,不好咬。

  把整个村子逛完,李沫也知道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做了。

  谢绝叶村长的午餐挽留,李沫带着几位衙役回了县衙,同时,还有从池塘里叉出来的二十几条大鱼。

  路上,宋旻期期艾艾地问李沫:“大人,你叉鱼的那个动作能不能教教我!”

  宋旻是捕头,有点拳脚功夫。

  刚才看到李沫叉鱼的动作实在是太帅了,非常想学。

  李沫:“好,下次教你。”

  回到县衙,李沫亲自展示了厨艺,红烧鱼、清蒸鱼、剁椒鱼头、酸菜鱼、鱼头豆腐汤全鱼宴。

  把衙役的午餐全包了,这些鱼并没有放太多的调料,却色香味倶全。

  大家都是农村人,不是第一次吃鱼,平时吃的鱼总有股腥味,所以大家都不爱吃。

  虽然没看到李沫是怎么做鱼的,但是这也未免太好吃了吧,恨不得把舌头都给吞下去。

  看着众人吃得香,李沫:“今天晚上的烧烤推出烤鱼,大家觉得怎么样?”

  宋旻一下子就明白了李沫的心思,他是想把鱼给推销出去,让大家都喜欢吃,叶家村鱼塘的鱼就有市场了。

  不禁深深看了一眼李沫,此时的李沫仿佛没心没肺一样,跟着跟大家讨论烤鱼的可能性。

  天真烂漫的笑容,不做作的神态,据说今年才十八岁,但是她的心里却装着百姓们,胸怀大志,自己以后一定要好好跟着大人干。

  饭后李沫一头扎进了书房,把叶家村的情况写了出来,之后又详细写了一份计划,这是关于叶家村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

  先拿叶家村开刀,哦不,下手,明天开始走访其他村,看看能不能找到商机。

  计划有了,那么成果出来之后,这些农产品销往哪里,这才是重要的问题。

  不像现代有互联网、有电视,大家轻而易举地看到某某某地的特产。

  但是这里不一样,要么口口相传,要么就是相邻两地之间的生活习惯,所以很多东西很难卖到外地去。

  要不要培养业务员,专门搞农产品的推销呢?

  我靠,我这是县令呢,还是开了公司呀,还培养业务员,天雷滚滚的。

  但是,村民的清贫生活却总是不断地提醒她,这是你管辖范围下的百姓,就因为你的碌碌无为,导致了你的百姓生活的更加艰苦。

  当天晚上的烧烤多了一道烤鱼,不贵,才两文钱就可以得到一大块,比烤肉划算,而且味道也不错,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烤架旁有一道酸菜鱼,食客们不知道是啥,也沒有人问,直到一位开饭馆的陈老板看到了,问李沫:“大人,你这道菜要卖的吗?”

  李沫忙着手中的烤串,头也不抬地说:“卖呀,它在等有缘人。”

  陈老板是个人精:“大人,我觉得我就是那个有缘人。”

  李沫看了他一眼:“怎么说你是有缘人呢?”

  陈老板:“大人,今天晚上又是烤鱼又是这道用鱼做的菜,陈某猜得不错的话,你在推销这个鱼,这个菜谱陈某买了,鱼也可以从大人推荐的人手中买,你觉得如何?”

  李沫不禁多看了几眼,人才呀,连我的想法都知道,真是上道,你不发财谁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