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此刻的秦允儿可谓千娇百媚,倾倒众生。
杨汉文只觉一股暖流直冲鼻腔。
他是真没料到这妞儿居然这么心急。
强行下压心中的火苗后,将毛巾披在了对方身上,随后推开了她。
“秦姑娘要是闲得慌,不如帮忙想想过两天吃什么。”他转身正辞道。
秦允儿没想到他竟然这么不解风情,有些动气。
可越得不到,就越想得到。
自尊受挫的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将杨汉文拿下。
她再次取下发簪,递给杨汉文:“我这颗颗宝石,你拿去换成钱粮不就行了吗?想那么多干嘛?”
“我不要女人的东西,我想自己动手,可村里的地都在李强手里!”杨汉文咬牙说着,一拳狠狠锤在身旁的木柱上。
那样子,要多悲愤有多悲愤。
其神情动作,直把秦允儿看得杏眼迷迷的。
“我没看错,你真的跟其他男人不一样!”她看着杨汉文幽幽道。
“那又有什么用?今天惹到了李强,以后想种地都没得种了!”杨汉文悲彻道。
“原来是这样,这个李强确实可恶!”
秦允儿穿上衣服,柳眉微蹙。
这次没有成功,她把原罪全部怪到了李强头上。
接着她似乎想到了什么,便道:“放心吧,土地是咱们楚云国的,又不是他家的,他迟早得还回来!”
听了这话。
杨汉文知道自己的旁敲侧击奏效了。
于是向秦允儿表示歉意:“不好意思,这两天心情不好没那个心思,等过两日......好吗?”
“无妨!”
秦允儿话虽这么说,但心里却十分不悦。
那些姐姐早就诞下子嗣,不知已经建了多少功,立了多少业了。
这些东西,可都是实打实能影响到日后女皇之位的。
不过经过刚才的事,她也知道这事儿不能操之过急。
且作为一个女子,第一次没把杨汉文拿下就已经很丢人了。
“那......你好好休息!”杨汉文说完,跨出了这个房间。
桥配会后,夫妻之间有三天的缓冲期。
若三天后双方不合,可申请自愿解除桥配。
但作为惩罚,男方每年需要多交一倍的税。
并且两人没有正式拜堂成亲,所以杨汉文要分开睡,秦允儿自然不能强迫。
第二天。
杨汉文发现老爹把那把锄头弄好了。
便拿起来摆弄了几下。
秦允儿开门见到,皱了皱眉头:“你在干什么?”
“我想去开荒地!”杨汉文答道。
秦允儿道:“我陪你一起去。”
有美娇娘作陪,杨汉文自然不可能拒绝。
带着秦允儿来到了一次处山边荒地。
此时刚刚春播不久,杨汉文独自一人也只能开垦半片田地。
看见他拿着快生锈的锄头,秦允儿满脸不屑,讥讽道:
“相公,你这锄头莫说锄地,就是挖土都难哇。我看你还是和我会屋内闲聊,也好过受着日晒风吹。”
杨汉文摇了摇头,诚恳道:“秦姑娘你有所不知,我这锄头在村内都算好的,国有律法,我等村落不能私自设立铁匠铺,以防有人打造兵器,若想打磨着这锄头,需要走上三天三夜,去城里寻铁匠铺啊。但这些时间,就会影响到宝贵的春播时间啊。”
秦允儿有些疑惑地问道:“既然如此,你们不能提前进城,打磨锄头吗。”
杨汉文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无人读书,亦无人认字。那铁匠手艺都是通过师徒代代相传。每逢春分时期,不知道多少农民去寻铁匠,我又没有关系,插不得队,只能慢慢等了。”
仔细一想,秦允儿觉得也是。
这村落无数,农民不少,光凭几个铁匠铺确实难满足农民的许久。
“居然如此,你把这锄头给我,我有渠道帮你打磨。”
杨汉文微笑着将锄头递了过去,意有所指的说道:
“这天下农民何止万人,可不是每一位都像我这么幸运,能遇见秦姑娘帮忙。”
将那生锈的锄头拿到手里,秦允儿瞬间沉默了下来。
她扭头走向了别的农田,借来了那些农民的锄头,发现果然如杨汉文所说,个个锈迹斑斑。
“倘若真是这样,该耽误多少农耕,秋收时又要少许多粮食。”
看见秦允儿开始认真思考自己说过的问题,杨汉文的小计谋总算得逞。
只要这样一点点改变秦允儿的想法,她迟早有一天会正视西梁女国的问题。
不过饭要一口口吃,事情也要一件件做。
看着秦允儿坐在田埂边沉思,杨汉文也忙着继续农耕。
等到他忙的汗流浃背,一扭头却看见田埂边的秦允儿不见了。
杨汉文开始在村中寻找对方的踪迹,正巧遇见她在和那名金甲女人聊天。
金甲女人脸上已经没有了初次见面时的傲居,反而满脸谦卑。
看来秦允儿定是表明了身份,才能指挥她们替村民工作。
杨汉文凑上前去,佯装好奇的问道:“秦姑娘,你在这里干嘛?”
秦允儿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被勘破。
给金甲女人使了个眼色,讪讪笑道:“这位大人是我母亲旧识,她愿意让随军铁匠给大家打造农具。”
那金甲女人则神态自然的夸奖道:“你提出来的意见确实不错,我会向上禀报,每年带着铁匠替村民打磨农具,不耽误耕种。”
“哪里,哪里。”
杨汉文谦虚一番,随后好奇道:“那随军的铁匠可在附近,能否引荐我们脸上一面。”
金甲女人脸色犯愁,带个男人进入军中,可从来没有先例。
不过看到秦允儿默默点了点头后。
她咬着牙答应道:“可以,不过你要随我们返回军中,不许东张西望。”
“这女人果然不简单!”杨汉文暗道。
随即。
他一路跟随女兵们返回了军营,秦允儿则默默陪伴。
军营的偏僻一角,有着一处燥热十足的地方,
一个身穿兽皮短衣,围着兜裆布的彪悍女子正围在火炉旁咒骂。
“那个杀千刀的玩应,居然要姑奶奶替农民打磨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