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每年七月中旬,第一茬西瓜成熟了,瓜农们拉着架子车挨家挨户的换麦子。
太阳还没有下山,已经有不少背着篮筐,挎着篮子的小孩堵在石头村门口翘首期盼。
学校放两周麦假,攒够了交给老师的小麦数量,剩下的可以来换西瓜吃。
有个五岁大,穿着青绿色短衣和灰蓝色短裤的女童挨着一群跳皮筋的女孩们站着。
她衣裳虽然旧却挺干净,脸有点脏,眼睛却很水灵,羊角辫一高一低。
没有人邀请她玩,也没人跟她打招呼。
“换瓜来,换瓜来,一斤麦子两斤西瓜”
浑厚有力的吆喝声远远的传过来后,孩子们立刻散开,有的去提装小麦的篮子,有的回家喊大人拿麦子换西瓜。
女童撒开小短腿跟着追上,混在孩子堆里,垫起脚尖看着架子车上红艳艳的瓜瓤。
等待换瓜的时候,有村民注意到女童。
石头村不大,按片区分为五个生产队,谁家有孩子,有几个,长啥样都门儿清,这一看就不是本村的。
再看孩子脸蛋脏,头发也微乱,就有个婶子问:“闺女,你叫啥啊。”
女童站定,脆生生的说:“我叫芽芽。”
抱着儿子的妇女说:
“芽芽,太阳要下山了,赶紧回家去吧。”
芽芽摇摇头,仰着头看着妇女回话。
“妈说在这里等她。”
抽旱烟的男人端详了芽芽半响,砸吧嘴开腔:
“这不是王家村,王守义家的闺女么,就叫芽芽啊,怎么跑到石头村来了。”
王家村和石头村共用一条水源,王家村在上游,石头村在下游,虽然隶属于一个公社,但来往也得耗上几个小时。
王家村的孩子怎么孤零零的给撇到石头村来了?
那男人跟王守义家沾亲带故,跟大伙说,其实芽芽也不是老王家的种。
早几年日子困难吃不饱饭,一个村的女人都生不出孩子,王守义跟媳妇不知道从哪抱回来个小姑娘当闺女,怕夫妻两绝后没人送终。
不是不想抱男娃,而是就算穷死,饿死,也没有一家一户愿意把男娃拱手让人,就算愿意过继也得花粮食。
女娃就不同了,山沟沟里时不时就能瞧见嗷嗷哭的女婴。
养到了四五岁,生活总算好过了,现在上头又说了要有计划的生孩子,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还规定头胎是女的,八年后才可以生第二胎。
男人摇摇头没接着往下说,但大伙都明白是什么意思,都猜测是不是孩子爸妈怀上了,怕芽芽占了指标,把养女给丢了。
有人怜惜芽芽,给她一片西瓜。
芽芽用衣角擦了擦手,漆黑水灵的眼睛在捧过西瓜的时候笑成了月牙,小口小口的抿着吃。
看孩子吃相乖巧,村民们更加怜惜,骂说:
“何必呢,虽然不是亲生的,但都养到那么大了,再吃也不就是几年,十岁以后就能挣工分,有定粮,怎么着都饿不死,还能帮忙干家务。”
“也不是定量粮的事,这几年收成还行,他们家就算是缺粮户,队上基本口粮肯定是给够的,等人能挣工分再慢慢还就成了,我看是没良心,那么乖巧懂事的闺女上哪找,天打雷劈都不冤枉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