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竹生焉字数:2324更新时间:24/05/03 18:34:26

  熊九山不认识对方,对方身上也无官衣。

  但对方能从驿站最好的房间出来,气度不凡,也必然不会是普通人,熊九山圆滑的回了一个字。

  “有。”

  说完带着手下转身就走。

  对方没有挽留,只站在外廊上一路目送他们回到扎营的地方。

  烈日炎炎,人人都渴。

  但驿馆里送来的水不多,衙役喝都不够,哪里还能分给犯人?

  有心思活的,手里有钱的,会知道拿钱来贿赂,买点水来喝。

  没钱的,就只能干看着。

  谢家上下没动,因为他们有水囊。

  一个在阮氏身上,是阮家父母送行时塞到包裹里的,另外两个是谢祯来时特意备下的,二十几人轮流喝几口,也能解一时饥渴。

  倒是不远处的翰林院院士张达义,看着身旁的犯人去换了干净水回来给家人,忍不住抿了抿干涸的唇角,低头看着躺在他身旁休息的年迈老娘,心里愧疚不已。

  老娘本在府中日子过的清闲,又有丫鬟婆子伺候,可自己在朝堂上呈一时之气,惹怒君王,如今却让满头白发的母亲跟着自己受这等劳累,不孝啊。

  突然——

  一只水囊递到他面前。

  张达义愣了片刻,抬起头。

  “谢将军?”

  谢景行轻摇了摇头,恭敬道:“我如今已不是什么将军了,大人唤在下景行、六郎都行。敢在朝堂之上仗义执言,张大人高义,这有水囊一只,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他见张达义没收,便将水囊送到张母手中。

  张母看看儿子,张达义眼底微红,拱手道:“如今你我同为阶下囚,谢公子也莫要再唤我大人了。”

  谢景行聪慧,“那以后予珩便叫先生了。”

  以张达义的学识,谢景行这个后辈叫其一声先生,倒是让张达义听着顺耳。

  两人一时无话,便各自分开。

  张达义看着母亲怀中的水囊,心中有点热。

  张母瞧着儿子的脸色好了许多,不由笑道:“如何?福兮祸所依,福兮祸所伏,你因谢家获罪,困难之时,谢家人雪中送炭。”

  张达义见自己一把子岁数,还被老母亲说教,一张脸通红。

  “娘,喝水!喝水!”张大人忙把话茬引开。

  母子二人因谢家送的一只水囊,总算缓了过来。

  谢家在流放的犯人里,人多势众,加上谢家人多习武,其他犯人不敢轻易来惹。

  可张达义母子就不同了。

  如今他可不是京城翰林馆里高高在上的大人了,提笔的手哪有缚鸡之力,母子二人在队伍里势单力薄,现在却有满满一只水囊。

  两个人才能喝多少,那还有半只囊的量呢。

  身旁有几个面色不善又拿不出财物去官差那里换水的人,不由打起了张达义母子的主意。

  谢景行偏头扫过一眼,便注意到了那边的异动。

  他跟身旁谢武英道,“一会你去跟张大人说一下,下午上路离我们谢家近点。”

  谢武英道:“我这就去办。”

  那些人正要去跟张达义“讨”点水喝,不料谢景行走了,又来一人。

  谢武英直当没瞧见那些人脸上打的主意,直接往张达义母子身旁盘膝一坐,冷冷的目光扫过周围一圈,无声而震慑。

  有人见状偃旗息鼓,退到旁边。

  有人越想越不痛快,眼珠转了转,不知想到什么,突然大声跟身旁的人说:

  “听说谢家有神明保佑,不知谢家神明在何处?说的有鼻子有眼的,真有那么神,怎么不给大家下点雨解解渴?我看,谢家之事纯属子虚乌有,流放一点都不冤。”

  人在极度疲惫时,要么一动不想动,要么情绪亢奋。

  那人的话一出口,瞬间引起周边许多人的共鸣,无数视线纷纷看向谢家人,其中不少目光都带着万分渴望。

  “谁说不是,我也听说他们供了好多年,传的那么神怎么不显显灵?”

  “在牢里的时候,我听他们狱卒说谢家的人押入大牢之前,他家的家神还降雨灭火了呢,现在怎么不灵了?”

  有人闻声爬起身,抓住那人问:“真的?”

  旁边人点点头,又不太敢确定,“我也听说了一点,好像显过灵。”

  坐在谢家周围的一些人,听见另一边的议论,转身看向谢家。

  有人甚至直接爬到谢老夫人面前磕头祈求,“谢老夫人您行行好吧,求求你们谢家神明大显神威,降点雨水吧!”

  一个求,两个也来求,不大会,一群人围着中间的谢家人磕头求雨。

  谢老夫人紧皱眉头,看着四周躁动的犯人们。

  好在谢家的男人在他们靠过来的第一时间便起身围在外圈,以防这些人突生意外,谢家几名女眷搂着孩子们紧靠在一起,目光警惕地看着四周。

  谢景行从半躺的姿势缓缓坐起,眼神凌厉地看向刚才发声蛊惑众人的男子。

  那人额骨高耸,脸颊细长,一双精明算计的眼睛对上谢景行寒潭似冰的眼神,忍不住瑟缩了下身子,可不大会又觉得自己说的也没什么错,躲开眼神重重咳嗽了两声,梗着脖子不肯善罢甘休。

  “谁不知道你们谢家成天吹家里供奉神明,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那么能唬人,怎么不请出来现现身,你们说是不是?”

  “就是!”

  正在整修中的官差们见这边乱起来,十几人提鞭过来。

  管事的衙役姓刘,单名一个砍,家里原是屠户,杀猪杀到成人,亲爹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傍上了衙门主簿,给他走后门摇头一换成了衙门皂吏,成日跟一班同僚走街串巷,十分威风。

  因他性情暴戾,力气又大,当差确实能镇住宵小,这次押送便被上差举荐,得了这趟差事。

  刘砍头一次押送,就碰上队伍里有几家落魄的豪门富绅,不仅如此,更有三四家曾经京里的高门大户,这种人家,随便露点什么出来,都够他们底层当差的人过半辈子了。

  刘砍心里清楚的很,他也不着急,路上长着呢。

  什么谢家神明,一派胡言!

  他冷眼看了看谢家那边,心里嗤笑,他们谢家要有神明保佑,一群老老少少的还能落魄成这样?

  他才不信呢。

  “谢家有个屁的神明,你们这群人少在这里妖言惑众,胡言乱语,赶紧回去老实坐着!”

  “想解渴的,就去那边想法子喝,不守规矩的别怪爷手里的鞭子不长眼!”

  一行人等挨了鞭子,这才纷纷散去。

  谢家二十几人本来好好休息着,突然被一群犯人围着发难,所有的瞌睡瞬间消散,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警醒着。

  谢武英不知何时带着张达义和老母亲二人,挪到谢家旁边。

  虽然刚才的喧闹,被官差的呵斥压了下来,可人群里许多人看谢家人的眼神,已跟之前大不相同。

  有的将信将疑,有的既哀怨又怨怼,为首挑事的男子摁着鞭伤口中嘶嘶了半天。

  “我看呐,有谢家这种邪里邪气的人家在,咱们大家都活着到不了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