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少年陈哲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陈治忠字数:1974更新时间:24/05/20 00:19:33
陈哲老家的村子叫“三潭村”,隶属于远平县吉水公社。村子里大部分姓陈。他们祖先在中原颖水河一带,后来迁徙至江西九江,最后在远平县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安居乐业。他们根在中原,南迁后落居南方,故被称为“客家人”。
说起客家南迁,历史上一共经历过五次。第一次是为西晋永康元年,时年发生“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大规模反晋王朝的斗争,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偏偏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又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为避战乱,大批汉人西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转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入江西赣南;第二次迁徙发生在唐代,当时先后爆发了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惟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相对平静,“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粤北的三角地带定居,也有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第三次迁徙是在宋代。北宋亡,宋高宗南渡至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不服奴役,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率兵抗元,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第四次迁徙发生在清代,其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则迁往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又恰逢清政府发起“移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大量入川;第五次迁徙是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都是客家人,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
南迁的汉人在这些地方建家立业、繁衍生息,与当地原著居民交往、发展、融合,造就了一种独特的群体——客家人,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客家文化。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毫不吹嘘地说:“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历经沧桑,形成了客家人勤劳,友善、忍让的共同性格。
陈哲小时候就读的学校叫做“三潭小学”。在河对面,陈哲他们去读书,就要过一座小木桥。这小桥几根木头拼起来,三十公分左右宽,却有四五十米长。这样的桥,常常让外地人望而却步,心怕一不小心就掉进河里。本地人走惯了,一点也不害怕,陈哲和大中可以赤脚在上面跑,就像在河滩里跑步一样,那样矫捷,那样从容坦然。
三潭小学校长姓张单名硕,人到中年,仍然单身。
张硕当小学校长不仅仅因为他有高中文凭,更重要的是他出身好,父亲贫农,祖父也是贫农,三代贫农,根正苗红。凭着这好出身,张硕就做了校长,正宗的国家干部。
张硕有个妹妹,年纪也老大不小了,也是至今未嫁。天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家净出产剩男剩女。
张硕的妹妹名字叫张青,人不高,又胖,尤其两只nai子,圆滚滚的,就像塞进衣服里面的两只大皮球。
在陈哲的眼里,张青的长相跟他的小学同学黄晓瑜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黄晓瑜,单眼皮,瓜子脸,笑起来脸上两个小酒窝。浅浅的,圆圆的。
黄晓瑜父亲在县城某单位上班,星期天回三潭老家。黄晓瑜的母亲是农村户口,黄晓瑜却随着父亲吃了商品粮。可见她父亲也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陈哲的父亲原也是城里人,只是三年困难,避难一样回到老家,就把工作弄丢了,也把一家子的城市户口弄成了农村户口。为了这事,陈哲的妈至今还埋怨父亲。好在陈哲的父亲陈大明脾气比较好,每每遇到母亲的唠叨,总是沉默的时间居多,听的烦了,最多反驳一句:当初也是你同意的啊。
陈哲小时候的成绩,总在中游,只是语文,出奇的好。这也得益于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个大家闺秀,读过私塾,有一定的文化底子。陈哲三岁时,母亲就教他背诵“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口塘,放的鲤鱼八尺长……”还教他背唐诗、三字经、弟子规,背客家规家训。所以后来,他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里念,一点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