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就是玉米红薯糊糊,拌野菜,大人再加一个窝窝头,小孩子没有。
林西西喝了少半碗糊糊,剩下一点喝不下去给林南喝了。
林南觉得没白疼这个妹妹,“妹妹你等着,哥给你带好吃的回来。”
“林奶奶,西西她在家吗?我们喊她一起去捡稻子。”是隔壁的小花小兰姐妹俩。
大点的是姐姐叫小兰,年纪和林西西一样大,小花是妹妹。
小兰身上背着一岁多的弟弟有根儿。
林老太对外面其他人态度还是很好的,不至于一直黑着脸,“是小兰和小花啊,西西在呢。”
林西西听到声音从屋里走出来。
“西西去我屋里拿你的小篮子。”林老太说。
林西西脆生生的应了一声,蹦蹦跳跳得去拿篮子。
林老太略尖酸刻薄的脸微微柔和了下,转瞬即逝。
小篮子就在桌上放着,林西西一进屋就看到了,篮子里有块布手绢,林西西好奇的打开看了看,里面是半块桃酥,看完又包好放在篮子里。
林老太依旧凶巴巴的,“半晌饿了记得把桃酥吃了,你爹给你留的。”
“谢谢奶奶。”林西西心里惊讶,面上不显,依旧甜甜的道谢。
他爸林老四醒来洗了把脸就出门了,还记得让老太太给她桃酥吃?她有点不信,她爸虽然有父爱,显然没有这么多。
口是心非的老太太有点可爱。
“西西,我们今天去西面地里捡,我和小花刚才听路过的大人说那边没有小孩子捡,我们保准可以捡不少,是吧小花?”
小兰赶紧和小姐妹分享她刚得到的消息,还不忘得到妹妹的赞同来证明她说的是真的。
小花是姐姐的小跟班,平时跟着她娘的时间还没她姐姐时间多,一向都是听她姐的,闻言点头。
“好,那我们听小兰的。”林西西不知道去哪捡,小兰提出来去哪自然都行。
林西西看小兰身量还没她略高一些呢,后面背着她弟弟也走的很快,在现代六七岁的小朋友还被家里人宠着惯着呢,在这里不止要带弟弟妹妹,还要干家里的活,能顶上半个大人了。
小兰带路来到这片地里,“西西,你看我没有骗你吧,我们赶紧捡,等会儿这片地被别人发现就没得捡了。”
林西西点点头,“好,小兰,谢谢你带我来这里。”
还从来没有人对她说谢谢呢,小兰脸一下子就红了,觉得自己今天把西西带这片地来是正确的,自己没有交错朋友,西西值得自己对她好,“没什么,你上次还给我半块糖呢。”
说了几句话,三个小朋友就散开来,一人一小片。
应该说是四个。
小兰背后背着一个一岁多的奶娃子,到了地方,小兰就把她弟弟有根放在地头玩。
林西西小的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每次碗里剩饭没吃完,奶奶就会讲她们那一代人是挨过苦受过累,物资匮乏,连白面馒头都是奢望,过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口。
当时听的时候林西西也就当做个故事来听,等她意外穿越到这个年代才能体会到奶奶说的话。
一粒米九斤四两力。
倘若有幸回到现代,她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捡了半晌,林西西皱着小眉头看了看小篮子,浅浅的一层,勉强能覆盖住篮底。
和小兰小花碰面时,小兰还夸她厉害捡的多,那语气就像她夸她妹妹小花一样,一听就是哄小孩子的。
林西西仔细在脑海里搜索奶奶讲她那个年代的事情,希望能找到有用的信息。
有了,她记得奶奶说小时候捡稻子和麦穗,哪天幸运了找到田鼠的窝会有许多额外收获。
秋收不止人忙着屯粮,小动物们也忙着储存过冬的粮食。
她爷爷在一旁种他的小青菜,时不时的会插上一句,还自卖自夸的说他十几岁时最会找田鼠的洞了,她奶就是看重他有这手艺,会偷田鼠的粮食不让她挨饿才同意嫁给他的。
自然不是这样的,她爷那是故意逗她奶开心的。
还有许多有趣的事。
比如田鼠的地洞非常精妙,四通八达,还分成几个功能区,有卫生间,有储藏室,甚至还会有育儿室。
记得她当时还笑说田鼠小生活还挺精致的,精致鼠,会享受生活呀,居住的地方干净,住起来也舒心呀。
林西西根据脑海里的信息试一试,有用最好,没用也没有损失,这块地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小孩子,稻子捡的差不多了。
稻田两边是田埂,梗外面的边缘是大土堆,上面有不少杂草。
田鼠走直线,一次次运输粮食总会留下痕迹的。
林西西耐心观察,慢慢的走,捡了根小棍,觉得像田鼠的地洞就用小棍试一下。
外面人看见也以为她在玩。
试过好多次,日头越来越读辣,林西西差点就要放弃,终于让她给找到一个。
还真被她挖出来些稻穗。
一般田鼠的洞旁边是什么粮食就会储存什么。
这儿是稻田,地洞里就有稻穗。
虽然不多,林西西也很高兴,证明她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小兰过来和林西西说要回家做饭了,问她回不回。
林西西便把刚才找到田鼠窝的事说给小兰,又说了田埂上会有许多田鼠窝。
小兰以为她想抓田鼠改善生活,意外找到田鼠的粮食,现在只要是活物都不会放跑掉,蚂蚱青蛙都是有人吃的,在小也是肉啊。
林西西又看了下小兰篮子里,比她要多,就小花的篮子里也比她多。
小兰重新把她弟弟放在背篓里,背在身后。
先去把捡的稻穗换成工分。
虽然换的不多,也只能换粗粮,那也很不错,哪怕换上一个工分,积攒多了也是很可观的数字。
林西西换了一个工分,回到家立马去和林老太炫耀去了。
自从知道林老太不像表面的凶巴巴样,林西西就不怕她了。
小丫头神气活现,脆生生的邀功,“奶奶,我今天捡了许多稻子,换了一个工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