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到温父来,周氏终于松了口气,让他们坐,说她去把那些肉都给腌上。
温婉想着,男人之间有些话,她这个小姑娘未必适合听,就跟着周氏一道出来,却没打算去帮忙腌肉,她回了自己屋,从箱子底下把早就做好的两双鞋拿出来,准备一会儿宋巍要走的时候悄悄给他,让他先拿回去试试脚,如果不合适,趁早改还来得及。
……
大人们在屋里说话的时候,宋元宝主动要求加入温顺的堆雪人队伍,在温顺的拒绝之下,他以一声“小舅舅”表示了自己对长辈的尊重和热情,再以十二分的尊重和十二分的热情,给他这位小两岁的舅舅捏了个雪人像,温顺瞅着眼前肥头大耳猪鼻孔的他“本尊”雪人像,脸黑得像锅底。
宋元宝舌绽莲花,用他那溜须拍马的本事,着重表扬了猪肯吃肯长的伟大精神,把这尊猪像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温顺。
骂人猪还能让人心服口服,真他娘的绝了!
宋家父子临走前,温婉趁着温父和周氏不注意,悄悄塞了个布包给宋巍,里面是她做好的两双鞋。
掂了掂手里的布包,宋巍唇角勾笑,看向她的眼神有着纵容,“我过两日要去县城,给你带什么好?”
这熟稔的语气,让温婉想到他爹每次去赶集的时候,也会耐心地问她想要什么。
可能在宋巍眼里,自己跟宋元宝其实是差不多的吧?
她不知道他那日为什么会爽快地答应娶她,不过她感觉得到,他对她的这份善意和温柔,更像是大人在照顾蹒跚学步的孩子,仔细而小心。
温婉垂下眼睫,摇头表示什么都不要。
宋巍看着她。
小姑娘脸上的表情倔强而纯真,那双水汪汪的眼睛似乎在控诉着什么,不过她没有表现出来,很好地掩藏住了。
宋巍抬手,替她拂去头顶的碎雪,“外面冷,快回去吧。”
温婉配合地当了回他眼里的小姑娘,乖巧应下,转身进了屋。
——
回程路上,宋巍瞥了一眼双手拢在棉袖里的儿子,“之前在温家,何故脸红?”
宋元宝想起来他爹说的是管温婉叫“娘亲”的时候,他掏出手,挠了挠后脑勺,有些难为情地说:“长这么大,头一回管人叫‘娘亲’。”
宋元宝还在襁褓里就没有了亲娘,他的确是从来没有当着生母面喊出这两个字的机会。
而同时,他对那个印象中都不存在的生母并没有什么感情,所以在得知他爹要娶后娘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把对于母爱的渴望转移到了后娘身上。
宋巍弯起唇角,“喜欢她给你当娘亲?”
宋元宝“唔”一声,十分认真地说:“笨是笨了点,不过我将就一下的话,应该还能凑合吧?”
宋巍:“……”
……
温婉没问过宋巍双脚的尺寸,所以两双鞋大小不一样,是想着一双不成一双成,总好过两双都不成。
宋巍试过以后,的确有一双偏大了,另一双则刚好合适。
知道她做针线活不容易,他并没有立即拿回去让她改。
等成了亲,有的是机会。
——
宋家请了县城里办喜事的班子,抬了花轿来。
锣鼓喧天的声音,驱散了晚冬最后一丝余寒。
柳树抽条,春光融融。
宋巍长身立在温家堂屋内,正在和岳父岳母道别,男人声音低沉磁性,什么话从他嘴里出来都是不紧不慢的语速,好似天大的事也难以让他轻易掀起一丝波澜来,有一种让人安心的平和缓稳。
温婉就站在旁边。
盖头下,涂了一层薄薄唇脂的小嘴往上翘了翘,面颊晕开几分红。
她开不了口,该说的,宋巍都替她说了,只是在最后的时候被大伯娘扶着跪下去,给她爹磕了三个头。
花轿启程,从下河村到上河村,路并不远,因此没多会儿就到了。
宋婆子和宋老爹早就在堂屋坐着等。
花轿临门,宋芳拉着小侄宋元宝的手进来报喜。
宋老爹满面欣慰。
新郎新娘已经走了进来。
主婚的是宋家族长,随着他一声高唱,新人开始拜天地。
拜过天地,温婉被送入新房,坐在喜窗尚。
宋巍接过绑了红绸的秤杆,缓缓揭开她头上的喜帕。
哪怕稚气未脱,也足以看得出是个十成十的美人胚子。
因为突然见光,她浓密卷翘的睫毛微微颤了颤,像只受了惊的小白兔。
这个小姑娘,给人一种小心轻放的娇软感。
若是此时温婉告诉所有人,当初是她主动让宋巍娶自己的,八成没人会信。
毕竟这样一张脸,太具有欺骗性了。
她被人盯得难为情,正有些无措,耳边听到宋巍低低的嗓音,“饿了吧?”
温婉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宋巍莞尔,“等结了发喝完合卺酒,一会儿便出去吃饭。”
小地方的婚嫁,没有城里大户人家那么讲究,拜了堂,进新房掀了盖头,新娘就得出来敬酒,甭管能不能喝,都要陪着客人意思意思。
温婉仰头看着宋巍。
这个打今儿起就是她相公的男人,有着一张成熟俊美的脸,那双深邃无澜的眼睛映着烛光,有一种情深的错觉,看得人心神微微一荡。
一旁的妇人们看过新娘子,已经嬉笑着出去吃席了。
谢涛等不及,带着几个人跑到新房外来催新郎官陪酒。
宋巍没搭理他们,转身打开衣橱。
他背对着温婉,身高腿长,肩背宽阔,翻东西的时候,揽起袖子,露出微凸的腕骨,劲感十足,莫名的,让人觉得很有力量。
温婉安静坐着,见他找出来一件棉袄,是她在娘家时穿过的。
“春寒夜凉,你换上这个再出去。”
宋巍将棉袄递到她手里,自觉推门,大步跨出门槛,“我在外面等你。”
温婉将自己身上有些单薄的嫁衣外裳脱下,套上水红棉袄。
出门时,果然见到宋巍还站在门外。
已是黄昏,新房外点了两串大红灯笼,照出满院喜色。